API(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,應用程式介面)是程式之間交換資訊和操作功能的規則與標準,就像程式間的「橋樑」或「約定」。透過API不同的應用程式或系統不必了解彼此內部是怎麼運作的,只需要按照規則來傳送與接收資料,就能完成互動。例如,一個購物網站的前端程式要顯示訂單資訊,它就不必直接存取資料庫,而是呼叫後端提供的「查詢訂單API」來獲取資料。
API的核心概念包括:
端點(Endpoint):API的入口地址,每個端點對應特定功能或資料,例如/orders
查詢訂單,或 /users
處理使用者資訊。
請求與回應(Request&Response):使用者程式向API發送請求(通常包含方法、參數、資料),API收到後執行動作,並回傳資料或結果。
HTTP方法(GET、POST、PUT、DELETE):定義請求的操作類型,例如GET用於讀取資料,POST用於新增資料,PUT用於更新資料,DELETE用於刪除資料。
資料格式(JSON/XML):API傳遞的資料通常有統一格式,以確保不同程式能正確解析與處理。現在最常見的格式是JSON,因為它結構清楚且易於使用。
除了這些基本概念,API還有一些重要的延伸應用,透過API可以把外部服務整合進自己的系統,透過天氣API即時獲取氣象資訊。這讓開發者不必重頭建立功能,而是直接使用已經存在的服務,大幅節省時間與成本。